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更大力度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不唯地域、不拘一格,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地集聚人才,奏响了一曲曲群英荟萃、大展宏图的华美乐章。
打造人才新磁场
2008年,作为汽车电动化驱动电机全球知名专家,蔡蔚毅然决定从美国回国创业,填补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全球竞争力的空白。作为“千人计划”专家,短短几年,蔡蔚建立的精进电动,已从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的领军企业,越来越多外国新能源汽车开始跳动中国“芯”。
蔡蔚只是许多海外归国人才中的一个代表。统计显示,自2008年底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引才项目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超过5万名,带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回归潮。如今,我国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6年的1.26∶1,人才呈现加速回流态势。
国家“千人计划”的实施,带动了人才和科研体制机制的大胆突破和先行先试,并将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作为重点。一些高校推行终身教职等人事管理制度,一些科研院所打破传统机构设置,打造跨领域交叉研究中心,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方式。这些做法打破了传统科研管理办法,成为国内科研机构改革的“试验田”。
在“千人计划”引领下,浙江“省级千人计划”、江苏“双创计划”、广东“珠江人才计划”、重庆“百人计划”……地方引才计划与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引才计划一起,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的引才格局。
“千人计划”的实施,不仅有效弥补了国内高层次人才培养“短板”,也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引才品牌。眼下,“走,到中国去”“回到祖国去”正成为新的风尚。
下好人才“先手棋”
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两只手”:一手抓海外高精尖人才引进,一手抓国内人才激励培养。
2012年9月份,对国内高层次人才给予特殊支持培养的国家“万人计划”启动实施。作为国家级人才工程,国家对“万人计划”入选对象,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基础上,再给予直接特殊支持、提供特殊条件,形成集成效应。
在经费支持上,“万人计划”统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支持经费、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和相关基金,为各类入选者提供经费支持,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鼓励地方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与此同时,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经费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给予保障,支持杰出人才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
在国家“万人计划”示范带动下,各地实施各具特色的国内人才支持计划,如北京“高创计划”、上海“浦江人才计划”、福建“海纳百川计划”、陕西“三秦学者计划”等,形成上下联动、相互衔接的人才计划体系。
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带动下,各地各部门用人单位实施各具特色的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如自然科学基金会增设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增设青年学者项目,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普遍注重对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青年人才培养支持,使一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释放人才创造力
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推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评审机制,优化人才服务,人才引进工作实现提质增效。
过去5年,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冰的5年。从中央到地方,改革多措并举,政策创新亮点频出。各地也积极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仅给人才送去大礼包,更为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从2017年起,云南、贵州、甘肃等地不再把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申报和参评的必备条件;浙江等地广泛开展企业、行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衡量人才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随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红利释放,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正加速形成。纷至沓来的天下英才,也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注入动力。(记者 韩秉志)